主頁 > 滾動 > 正文

跨境算力自由港:超級未來科技有限公司為東盟數字工業鋪設“高速通道”

2025-06-27 16:28:20  |  來源:今日熱點網  |    

當全球人工智能進入“大模型+垂直行業”深耕階段,算力成為各國企業競逐的“硬通貨”。總部位于吉隆坡、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擁有技術樞紐的超級未來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超級未來”)日前公布“跨境算力自由港”計劃:通過在馬來西亞建設模塊化數據艙群、在中國布局芯片研發和運維中心,并以可編程 NFT?權證聯通兩地資源,打通東盟與華南間的算力高速通道。

“雙岸兩艙”,重塑供給鏈

所謂“跨境算力自由港”,核心是“前店后港”結構——前端由深圳研發團隊進行芯片固件優化、調度算法設計,后端則在馬來西亞低碳工業園投放可移動式液冷數據艙。每個艙體可容納 256 張?GPU,并通過海運快速擴容。“像集裝箱一樣插拔資源,比傳統機房少 40% 的土建周期。”項目經理周澤民介紹。

這一設計不僅節約建設周期,還避開了東南亞島鏈供電波動的痛點。超級未來與當地水電集團建立直購協議,PUE(電能利用效率)穩定在 1.25 左右;當新能源側發電過剩時,系統自動將艙內無任務服務器切換至深度渲染或科研公益任務,做到“發多少電、吃多少算”。

NFT 權證變“工業憑條”

為解決跨境資源確權,超級未來推出名為 SFP(Super?Future?Pass)的可編程?NFT。企業或高校在深圳端提交算力訂單后,系統在鏈上生成一枚對應權限的?SFP,包含 GPU 型號、時段、能耗上限等參數,與業內既有“租賃券”不同,SFP 支持鏈上寫入排碳系數、綠電比例、價格曲線等指標,方便 ESG 審計。“算力本質上是生產資料,必須像提單一樣可追溯、可抵押。”超級未來法務負責人解釋,當前已與三家東南亞商業銀行完成風控沙盒測試,未來有望將 SFP 納入供應鏈貸款抵押物。

“監管先行”原則

跨國算力流動面臨數據主權與資金雙重監管。超級未來透露,公司在馬來西亞取得 MSB 牌照,并與當地數字工業部簽署《關于算力輸出與數據去標識化框架備忘錄》。中國區則由深圳超級未來芯科技有限公司持證運營,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跨境數據流通試點。

“先把監管打通,再談市場。”創始人Ngui Chiew Ha強調。業內分析認為,超級未來主動擁抱監管,為國內 AI 企業走向東盟提供了樣板。

生態五年路線圖

根據新發布的路線圖,超級未來計劃到 2027 年布局 15 個算力艙集群,總 GPU 規模破 12?萬張,并在越南與印尼各落地一個區域調度節點;2026 年上線“實時算力期貨”測試網,允許制造業和游戲工作室鎖定未來價格;同時設立 “東盟華南高校實訓基金”,每年捐出不低于 1% 閑置算力供科研項目使用。

專家點評

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成員熊立中指出,超級未來把“能源—算力—金融”串成閉環,為東盟數字經濟提供了基礎模板;其 SFP 模式若與碳交易結合,有望催生“綠色算力債”這一新金融工具。

結語

從集裝箱式數據艙到鏈上算力“提單”,超級未來的做法看似工程味十足,卻指向同一核心——讓算力像港口貨物一樣自由流動、合規入關。在 AI 波瀾壯闊的下一個十年,這條跨境高速通道或將成為東盟數字工業的重要底座。


關鍵詞

編輯:HE02
上一篇:普特彼、艾洛松、尤卓爾的區別與選擇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