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應對常見皮膚問題?
2025-08-27 10:31:33 | 來源:人民日報 |
2025-08-27 10:31:33 | 來源:人民日報 |
(資料圖片)
臉上反復泛紅、痘痘此起彼伏……你是否也曾因為這些皮膚問題感到焦慮?皮膚狀態往往一目了然,一旦出現問題,很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隨著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變化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各類皮膚問題發生率持續上升。與此同時,網絡上充斥著大量缺乏科學依據的護膚言論,加劇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和認知混亂。正確識別皮膚問題、掌握科學的防治知識,是守護皮膚健康的重要一環。
重慶市中醫院皮膚科副主任中醫師戚東衛說,臨床上常遇到一些患者因護理方式不當,皮膚問題反復發作。以玫瑰痤瘡為例,很多患者因面部泛紅、干燥而頻繁使用補水面膜,甚至每日多次敷用。實際上,皮膚干燥往往不僅是因為缺水,還與皮脂及細胞間脂質缺失,導致皮膚鎖水功能下降有關。頻繁敷面膜可能會使皮膚更加敏感,出現泛紅、刺痛現象。
戚東衛建議,醫用類面膜每周使用2—3次為宜,特殊情況如暴曬后次數可適當增加,每次敷用不宜超過15分鐘。患者應從修復皮膚屏障入手,采取溫和清潔、適度保濕和嚴格防曬的綜合策略,同時使用含有修復成分的乳霜,逐步減少對面膜的過度依賴。
“除了玫瑰痤瘡,急性蕁麻疹也是一種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的常見皮膚問題。”戚東衛說,急性蕁麻疹屬于過敏性皮膚病,主要特征是皮膚上突然出現形態不一、伴有劇烈瘙癢的紅色或蒼白色風團。這些風團來去迅速,單個風團通常在24小時內能自行消退,不留痕跡,但病情容易反復發作。
應對急性蕁麻疹,要在醫生指導下規范使用抗組胺藥物,以控制過敏反應、緩解瘙癢癥狀。出現涉及呼吸道的嚴重癥狀,如呼吸困難、喉頭腫脹,必須立即就醫。處理過程中應避免常見誤區,切忌用熱水燙洗止癢,因為熱刺激會加重血管擴張,推薦用冷敷來舒緩。同時,要盡量克制用力搔抓的沖動,以免破壞皮膚屏障導致感染。
此外,還有一類皮膚問題容易引發人們的擔憂——那些可能癌變的痣。人們對黑色素瘤的認知程度較高,一旦身上的痣在大小、顏色、形狀等方面發生改變,或出現破潰、長期不愈合,很多人便會十分緊張。其他如脂溢性角化、皮贅、血管瘤、表皮囊腫等良性病變,也常被誤認為是惡性腫瘤。
戚東衛建議,預防這類問題應注意日常防曬、避免反復摩擦刺激,并定期觀察皮膚變化。一旦發現異常,最關鍵的是通過皮膚鏡、活檢等專業檢查明確診斷。若確診為惡性,應手術切除并配合后續治療;若為良性,一般不必處理;若因美觀或功能需求,也可選擇激光、冷凍或切除等微創治療。
“出現皮膚問題不必過度焦慮,及時走進正規醫院,主動尋求專業診療。”戚東衛說,“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良好心態,才能科學、有效地應對皮膚問題。”(記者 王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