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滾動 > 正文

中國衛星技術的重大突破!2023或是應用爆發元年!

2023-09-08 20:12:45  |  來源:九方金融研究所  |    

在華為mate60pro頻繁刷屏的同時,衛星通話日益成為媒體關注點,針對華為mate60pro衛星通話功能的測試網上也已不少,反響似乎還不錯。而在華為將衛星通話作為賣點之后,9月1日,極氪聯合時空道宇共同發布全球最快量產衛星互聯網乘用車。


在即將量產交付的極氪001FR上,率先量產實現車載衛星通信功能,提供雙向衛星消息與衛星通話服務。種種跡象表明,衛星通信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并將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資料圖片)


第一部分:衛星產業鏈技術或已成熟,手機、汽車終端開始應用


根據華為官方商城信息,此次Mate60Pro搭載的衛星通信使用高軌天通衛星服務,需要開通中國電信相關業務使用。此次采用中國電信運營的天通衛星系統,成為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


根據中國電信衛星公司官網,天通衛星業務 是中國電信依托中國自主研發的“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及網絡,采用1740專屬號段,為客戶提供衛星移動話音、短信、數據及增值服務,能夠提供雙向語音通 信能力,實現世界各個國家及地區的電話網絡互聯互通。


華為在2022年9月首次發布全球首款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智能手機Mate50,2023年3月發布MateX3系列機型對“捅破天”技術進行了升級,支持雙向衛星通信功能。根據華為官網,該技術能夠在手機無信號(無蜂窩網絡/WLAN網絡覆蓋)的情況下,處于空曠無遮擋的環境時,在暢連App中的“北斗衛星消息”服務號內,通過北斗衛星發送和接收消息。根據華為官網,以Mate60為例,每月有發送和接收共計30條免費額度,月末最后一日24時清零。


9月1日,極氪聯合時空道宇共同發布全球最快量產衛星互聯網乘用車。在即將量產交付的極氪001FR上,率先量產實現車載衛星通信功能,提供雙向衛星消息與衛星通話服務。同時,時空道宇推出全球首個衛星互聯網車載一體化玻璃天線、“車-端”一體化設計的高通量衛星互聯網終端。未來,汽車用戶可隨時隨地接入衛星網絡,擁有全新出行體驗。


時空道宇是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科技創新企業,聚焦衛星制造、衛星應用領域,成立于2018年。根據時空道宇官網,在衛星制造領域,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多種量級通用衛星平臺,以及低成本、高可靠的衛星及供應鏈產品,實現從衛星研制到衛星量產AIT的一站式在軌交付。在衛星應用領域,時空道宇通過未來出行星座建設,結合北斗衛星系統,提供全球中低速衛星通信服務、星基高精度位置服務、衛星遙感AI服務。


如果將去年華為首發“捅破天”技術視為衛星通信在民用領域的破冰,那么今年華為mate6pro首發衛星通話、極氪將量產車載衛星通信,基本可以認為是衛星通信技術已走向成熟的標志,隨著華為、極氪等在終端上衛星通信技術的率先落地,未來或有更多終端開始將衛星通信技術作為主要賣點,今年或是衛星通信全面走向民用的元年。


第二部分:天地互聯是現代移動通信發展的大趨勢


5G移動通信網絡與現代衛星通信系統優勢互補、相輔相成,兩者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目前,地面移動網絡的人口覆蓋率僅為約70%,陸地表面覆蓋率則只有20%左右;相較于5G網絡規劃目標中的全球無縫覆蓋的泛在無線通信網絡,當前的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空間仍十分巨大。


對此,衛星通信網絡具備的覆蓋范圍廣、覆蓋波束大、組網靈活和通行不受地理環境限制等優點,不僅可以直接彌補地面移動網絡因技術或者經濟因素造成的覆蓋不足,也可以同時滿足個人與行業用戶對于全球無縫、泛在的高速業務體驗需求。因此,在5G相關的標準中,衛星通信網絡融合也在不斷推進。



眼下,全球主要國家的5G融合衛星網絡探索已經開始,新時代的天地一體化浪潮來臨。從項目數量來看,只有中、美、歐有能力同時啟動復數個天地融合網絡項目;


其中,美、歐項目更多傾向于探索驗證,我國的相關項目適用性相對較強。從項目時間來說,美、歐早期探索明顯領先,而現階段的5G天地融合網絡發展高潮出現在2018年,以5G+衛星融合網為核心的天地一體化大概率已經變成了5G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部分:衛星通信產業鏈簡介


就具體領域分工來說:

產業上游以金屬材料、燃料、電子元器件制造為主;

中游產業包括衛星發射、衛星研制和地面設備制造;

下游產業則涵蓋衛星運營與衛星應用。


其中,國內衛星制造企業共有36家,包括衛星總體制造企業18家、衛星配套制造企業16家和僅有2家的專業衛星載荷制造企業;專業載荷制造企業稀缺性高度凸顯。



相關標的:

泛衛星通信:華力創通(天通)、電科芯片(北斗短報文)。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衛星載荷之信科移動、上海瀚訊;衛星地面和星上核心網之震有科技;衛星相控陣T/ R芯片及組件之鋮昌科技、國博電子;衛星運營之中國衛通;衛星制造之中國衛星;星敏感器之天銀機電。

北斗產業鏈:北斗中游芯片模組產品之北斗星通、振芯科技、海格通信、華力創通等,下游終端和應用之華測導航、中海達、合眾思壯等。



參考資料:

20230904-申萬宏源-通信行業周專題:華為/極氪相繼發布衛星通信,兩大終端揚帆泛衛星通信新時代


本報告由研究助理協助資料整理,由投資顧問撰寫。投資顧問:黃波(登記編號:A0740620120007)

關鍵詞

編輯:HE02
上一篇:北京周五晚高峰逢降雨,京港地鐵加開臨客2列、備車10列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