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銀保監局裴光:近5年廣東省完成64家農信社改制, 實現33家高風險機構“摘帽” ,累計處置不良資產5000多億元 每日觀察
2023-05-26 14:55:35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2023-05-26 14:55:35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資料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葉麥穗 廣州報道5月26日,第四屆廣東銀行業發展珠江論壇在佛山舉行。廣東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裴光在致辭中表示, 廣東是經濟大省、金融大省,廣東銀行業整體發展持續穩中向好。總資產、存貸款規模等多項指標穩居全國第一。
截至2023年4月末,廣東省銀行業資產總額37.1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各項存款余額29.2萬億元,同比增長14.3%;各項貸款余額25.6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存貸款規模約占全國1/9。一季度,全省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1/10,以“金融大省”有力支持了“經濟大省”。廣東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結出新碩果。存貸比達87.8%,近5年來提高9個百分點。轄內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年均增速分別達24%、46%。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放量全國第一。綠色信貸年均增長34%。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破4萬億元。涉農貸款年均增長12.9%,供應鏈金融助農模式多次得到省領導肯定。高質量建成正和消保中心,推動人民群眾金融素養顯著提升。
裴光在致辭中表示,廣東銀行業改革開放開創新局面。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建設初具規模,金融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加速推進。“跨境理財通”試點已實現灣區城市全覆蓋,轄內試點銀行擴容至30家。廣東成為全國唯一實現外資銀行地市全覆蓋的省份。廣東銀行業改革化險取得新成效。近5年完成64家農信社改制,實現33家高風險機構“摘帽”,累計處置不良資產5000多億元。嚴密防控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有力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銀行業市場亂象得到大力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