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中國”中國數字普惠金融創新成果公布,平安銀行供應鏈金融與星云開放聯盟雙雙入選
2022-09-16 17:48:15 | 來源:財訊網 |
2022-09-16 17:48:15 | 來源:財訊網 |
今年9月,由中國通信學會等單位發起的2022年度“科創中國”中國數字普惠金融創新成果正式公布。
平安銀行供應鏈金融憑借基于物聯網+衛星的新型服務模式,入選“中國數字普惠金融創新成果——數字技術與數字普惠創新應用”獎項。同時,星云開放聯盟通過與核心企業打造合作共贏生態,觸達長尾中小微客群,入選“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獎項。
科技引領創新,釋放供應鏈金融價值
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對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發揮了很大作用。中銀協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有57.3%的銀行處于傳統供應鏈金融階段,22.6%的銀行處于線上供應鏈金融平臺化階段,僅有5.2%的銀行開始進入平臺供應鏈金融智能化階段。
作為國內較早提出并踐行供應鏈金融的銀行,平安銀行從推出動產及貨權質押授信、“1+N”供應鏈金融模式,到建立供應鏈金融品牌,再到啟動“星云物聯計劃”,一直致力于通過金融科技創新,釋放供應鏈金融價值。
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平安銀行持續升級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打造“上有衛星,下有物聯網,接入千萬級終端數據,通過統一賬戶入口,服務千萬級實體用戶,重塑交易體系,承載萬億級數字金融資產”的供應鏈金融愿景。
通過自主搭建的“星云物聯網平臺”,接入千萬物聯網設備、每日億級數據,平安銀行有效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痛點,以數字信用補充抵質押信用,打造了數字貸、訂貨貸等創新產品與模式,為處于產業鏈末端的中小微企業提供線上化、自動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大幅提升企業對銀行融資的可獲得性。
以錦州一家汽車安全系統零部件供應商為例,在汽車主機廠下達訂單到實際付款的交易流程中,平安銀行可以依靠科技能力、利用專線直聯進行系統對接,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整合并獲取主機廠與上游供應商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數據,為供應商綜合計算融資額度。這種供應鏈金融服務覆蓋了供應商的全生產交付流程,可以大幅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截至2022年6月末,“星云物聯計劃”已在智慧車聯、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農業、智慧基建、智慧物流六大產業領域落地20多個創新項目,服務客戶超18000戶,接入物聯網終端設備超1250萬臺。自“星云物聯計劃”落地以來,支持實體經濟融資發生額累計超4600億元。
開放共建生態,擴大金融科技服務半徑
伴隨數字經濟的迅速發展,金融服務逐漸滲透到了企業經營生產的多個場景,開放融合已成為金融業發展的新趨勢。在“十四五”規劃中,我國將金融領域開放作為重要課題,并提出要“構建立體式、國際化、高水平的金融開放生態圈”的計劃。
2021年末,平安銀行正式啟動“星云開放聯盟計劃”,與合作伙伴共同搭建一體化開放互聯體系。在聯盟生態中,平安銀行整合金融資源、客戶資源,為合作伙伴提供豐富的標準化產品和公正的收益共享機制,服務海量B端、C端客戶,實現能力的快速輸入及變現。
平安銀行總行公司業務總監、交易銀行事業部總裁、創新委秘書長李躍認為,開放是金融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一個大的前提。“一枝獨秀不是春,生態共贏春滿園”,在產融結合的大趨勢下,星云開放聯盟的搭建,正是平安銀行在以開放銀行技術,攜手合作伙伴服務更多中小微客群、賦能實體經濟的探索道路上的一項重要嘗試。
為讓聯盟中信息、能力、技術能夠快速流轉,星云開放聯盟平臺實現了“六個統一”,即統一門戶、統一數據、統一流程、統一運營、統一規范和統一貨架,這讓平安銀行能夠將金融能力,通過API等方式包裝成原子極的產品輸出到合作伙伴的場景里。
這種共建共贏的生態合作模式,正是開放銀行賦能實體經濟、觸達中小微客群的破局之道。
在星云開放聯盟一體化開放互聯體系下,多方進行技術、產品、客戶等一系列資源交流。通過開放合作、產品融合,聯盟內多方服務協同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或一體化方案,從而滿足中小微客群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實現更大的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截至2022年6月末,平安銀行對公開放銀行服務客戶40328戶,較上年末增長33.1%。2022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對公開放銀行交易筆數46.35億筆,同比增長24.3%,交易金額14.62萬億元,同比增長21.8%。
構建供應鏈金融生態,聚焦服務中小微企業
借助星云開放聯盟平臺,平安銀行正將新型供應鏈金融服務能力,觸達到更多的中小微客群。
供應鏈金融發展呈現線上化、數字化的趨勢。作為這個領域的探索者、參與者,平安銀行和多方共同探索供應鏈金融新模式,基于星云開放聯盟平臺,共建開放有序的產業生態,為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做出更大更有價值的貢獻。
平安銀行行長胡躍飛曾在2022供應鏈金融大會上指出,供應鏈金融發展開始進入全新的3.0階段,需要順應產業鏈日益精細的專業化分工趨勢,加強供應鏈各參與主體的錯位經營和協同配合。持牌金融機構、核心企業、倉儲及物流企業、平臺科技公司應聚焦主業、各司其職,共建公平有序、良性循環的供應鏈金融閉環。
在星云開放聯盟的開放生態中,銀行提供金融科技能力,發揮資金成本、風控經驗、產品組合優勢,可以為供應鏈提供結算、融資、財資管理,避險等系統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差異化需求;核心企業發揮產業鏈的優勢,暢通供應鏈合作關系、幫助合作伙伴觸達長尾客群,為金融科技找到落地場景;倉儲及物流企業、平臺科技公司則能提升生態整體的服務能力,助力鏈上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此次兩項中國數字普惠金融創新成果的入選,代表著專業權威機構和市場對平安銀行的認可,也是對其在科技賦能金融數字化轉型、以開放生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的充分肯定。
未來,平安銀行將繼續發揮開放生態的資源和力量,以企業真實經營場景為基礎,以金融科技服務為輸出,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與合作伙伴共同為產業金融的發展貢獻力量,實現生態圈的共建共榮、協同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